從下單預售屋之後,除了每天算日子夢想搬到新家外,另一個要煩惱的問題就是要不要客變了!雖然說大部分預售屋搞不好都是交屋後一卡皮箱就可以入住了,但畢竟建商蓋給你的房子簡單說就是公版,公版不見得適合你,因此這時候就只能靠客變或是裝潢
本文目錄
客變 vs 裝潢
簡單的區分,客變是建商在蓋的時候可以處理的,裝潢是房子交到你手上後你再(找設計師)處理的,如果購買的建案是有提供客變時間的,那在客變階段,可以針對建商本來提供的項目增減,例如少裝門框、多安置幾個插座,有些建案甚至可以指定哪一面牆不要,所以理論上在客變階段可以處理的越多,裝潢時的工程裡就越少
可是問題來了,預售屋一蓋可能三五年,客變階段可能在交屋前三年就結束了,客變時你的想法跟三年後你的想法會不會一樣?對屋子的需求會不會改變?都存在不小的變數
客變 / 裝潢需要考慮什麼?
你打算住多久?
只要住 1~3 年的房子跟打算住 5~10年(或是更久)的房子裝潢應該是有所差異的,或是根本就是打算投資出租,都影響你願意投入在裝潢的金額
有哪些人會住在這?
同樣的,住在這的時間,居住成員是不是可能增加?如果是,那麼空間的規劃就應該要先考慮進去
你的生活習性?
你喜歡通透的空間?還是有獨自的私領域?你有下廚的需求嗎?你用餐會在餐廳嗎?還是會邊看電腦或電視邊吃飯呢?這些生活的習慣也影響你在裝潢時的重點,如果根本不下廚,那廚房基本標配應該就差不多了,如果喜歡看電視吃飯,那餐桌搞的太大最後大概也是雜物桌了?
提供裝潢的資源
上面這些問題都影響到整體客變需求的提出或是裝潢需要的金額與時間;基本上客變建商不會允許太大變化,頂多像是某些東西不要安裝這樣的,想要”三房改兩房”、”門換方向”這種一般不會在客變處理(建商也沒空理你這些),所以真正的大工程會在裝潢期間發生,這時候就看你的需求與有多少資源了(不管是錢還是時間)
自身經驗分享
需求確定
在外租屋 N 年多大部分都是小套房的格局,最後一次租屋處雖然是兩房格局,但整體來說也沒有太大空間區隔,像是電腦跟書架就放在客廳,客廳與廚房也是通透的,所以等於一進屋大概就是看完所有家當了,如果有客人來連一個好好坐下的地方都是問題,房間一間用來睡覺,一間因為沒有對外窗所以用來放衣服跟倉儲,這點也是我一直希望在新屋入住後可以改善的,我希望能有比較明確的區隔感,因此對我們來說新屋的裝潢其實有一部分算是整體生活模式調整,就是我希望把客廳的功能區分開,然後工作的時候可以在工作的房間進行
設計師什麼時候找?
我們建案提供的客變時間非常早,根本就是簽了約就開始問客變,而且時間很短,也就是說從客變到交屋差不多四年的時間,在客變階段我們的想法是一來我們不需要任何花俏或不實用的裝潢,再來是如果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就要找設計師?不知道會不會有設計師願意接(畢竟離最後交屋還好久),所以我們提出的客變只有拆了一個廁所的門(因為在客廳想要弄成隱形門)還有多加了幾個插座
真的開始跟設計師接洽大約是”原本預計”交屋的前半年左右,不過因為後續的報價實在超過預算太多,加上重新確認了一下我們真的需要”裝潢”的項目,最後決定放棄找設計師這個選項(後續交屋的時間又有延遲,所以我們就又把裝潢跟設計師這件事往後擺了)
目前結論/進度
因為離交屋還大約3~6個月,不管是到臉書還是ptt上徵求統包,得到的回覆都是可先帳量,嗯~但現在我們也還無法進去,加上我們本來考慮像是全熱交換或是吊隱式除濕機的設備,都跟房子內部的管線或是能不能洗洞有關,在我們都還不能進去看的情況下,現在也是只能先擺著,畢竟現在如果詢價了但不一定能裝,到半年後價格的變動也不一定準
希望這些心得分享在寫第二章的時候是已經去帳量完,並且考慮可以安裝哪些設備的進度
[心得分享]預售屋看屋-沒有100分的房子,只有適合你的房子
歡迎註冊免費 Likecoin 會員,並點擊5下拍手的符號,給表格控一些鼓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