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我們為何吃太多?Why We Eat Too Much? 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 [讀書心得]我們為何吃太多?Why We Eat Too Much? 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https://i0.wp.com/saving-coupon.com/wp-content/uploads/2022/02/讀書心得我們為何吃太多?Why-We-Eat-Too-Much-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jpg?resize=1012.5%2C538&ssl=1)
本文目錄
易胖體質75%取決於基因
一開始看到這段結論,本來想說那這本書可以闔上了…,畢竟如果是基因決定胖瘦的話那一切已經太遲了,只能把希望放在下輩子了?!
且慢!!所有的胖瘦是相對的,作者說的一段話我覺得很棒,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健康的體態跟生活”,不是”苗條的體態”,不管使用任何”手段”讓自己瘦下來,最終的重點應該是一個”健康的生活”。
![[讀書心得]我們為何吃太多?Why We Eat Too Much? 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 我們為何吃太多?Why We Eat Too Much?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https://i0.wp.com/saving-coupon.com/wp-content/uploads/2022/02/我們為何吃太多?Why-We-Eat-Too-Much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jpg?resize=479%2C479&ssl=1)
吃的多也不會胖,但吃得少也瘦不了
回到書中介紹的一些實驗,其實在人體演化過程中已經有了一套完美的機制,進入的熱量多,消耗自然高,進入的熱量少,消耗就會更少,這來自於人體的「體重設定點」,就像自動調節系統,維持著你需要生存下來的熱量,其餘的則會自然而然的提高新陳代謝消耗掉。
“進入的熱量少,消耗就會更少”可以解釋節食其實讓人瘦不了,那…既然”進入的熱量多,消耗自然高”若是成立,怎麼還那麼多胖子呢?
高體重設定點=低新陳代謝=體重上升
低體重設定點=高新陳代謝=體重下降
飲食內容的改變影響賀爾蒙正常調節
書中解釋了傳統飲食方式與現代西方飲食方式的差異,而此種差異正是造成體內賀爾蒙改變,也就是改變人體原本運作機制的主因。
我們耳熟能詳胰島素對於血糖的影響,血糖的高低又關係到脂肪的儲存或消耗,除了血糖的高低,體內”瘦素”的高低是影響我們食慾開關的重要因素,胰島素與瘦素在體內的瘦體是一樣的,也就是兩者會搶資源,不幸的是胰島素總是獲勝,因此當胰島素高,便造成就算體內含有瘦素,但仍沒有瘦素的受體,造成「瘦素阻抗」,身體接收不到瘦素的結果,就是一直處在(身體誤以為)缺乏的狀態,因而導致節約(降低新陳代謝)同時想要進食。
高胰島素飲食→瘦素阻抗→低新陳代謝→胖
意志力終究輸給人體生存機制的調節
好吧~既然運作機制被破壞,那麼少吃總能減肥了吧?!
傳統上我們知道大約增加或減少7000卡,可以增加或減少1公斤的體重,但照這邏輯算起來,一個一直持續減少的飲食狀況,終究會導致整個人瘦到消失啊,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那又是為什麼?
聰明的人體很懂得”節約”,也就是當你吃得少,身體會自動調節消耗的更少,消耗的更少=持續降低的新陳代謝(也可以叫做”代謝適應“),低新陳代謝=減重更不容易,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同時也是餓性循環),明明就吃的越來越少,體重就是不會繼續往下降,反倒是人越來越沒有精神、越來越疲倦。
代謝適應同樣適用在”吃的多”的時後身體如何消耗熱量,在正常情況下,吃的多,身體也會自動調節成消耗的也多,偏偏現在就不是正常的情況啊~因為前面提到的西式飲食狀況造成的高胰島素常態發生,破壞了瘦素的傳達,導致肥胖發生。
人體生存機制 | 人體生存機制 + 現代飲食 |
吃得多→不易胖 吃得少→不會瘦 | 吃得多→容易胖 吃得少→不會瘦 |
節食無用、意志力敗陣,難道肥胖無解嗎
一切回歸到飲食內容
從實驗中得到結論”高胰島素飲食→瘦素阻抗→低新陳代謝→胖”,接下來就是怎樣的情況造就高胰島素?
1.Omega的不平衡
人類祖先的飲食配置中,Omega 3與 Omega 6的比例約1:1至1:4之間,但現在飲食的情況造成Omega 6遠遠超過Omega 3,當 Omega 6 與 Omega 3處在嚴重失衡的情況下,更容易產生體內慢性發炎導致高胰島素狀態
→好Omega攝取來源介紹
→同場推薦:[讀書心得]好卡路里,壞卡路里
2.高糖份飲食
高醣/高GI食物在人體造成血糖的雲霄飛車,血糖的高低直接影響的就是胰島素,也就是身體是否儲存脂肪的關鍵
“吃什麼”比”吃多少”重要
回到一開始的內容,在”代謝適應”的機制下,其實就算吃的多,人體是可以同時產生高新陳代謝,但這一切的前提是體內賀爾蒙的狀態”正常運作”,也就是胰島素、瘦素在平衡的狀態,要達到這個平衡,又回到飲食的內容
我們為何吃太多- 讀後感想
一直以來我以為”肥胖是遺傳”只是在於生活方式的延續,沒想到真的是在基因跟物競天擇下,肥胖是有很大的風險一代傳一代的啊~好吧!就算是易胖基因已經(讓我們)輸在起跑點上了,不代表一輩子都是輸家。
其實胰島素與肥胖間的關係已經不是什麼新消息了,但是”低胰島素”反而是助於體重控制則是與一般的觀念比較有差異的,但現在也越來越多這樣的論述跟研究,但不管是高胰島素或是低胰島素,重點都是在於血糖的穩定,而這個重點還是在於飲食內容。
此外書中提到運動的重要,並非運動直接關連體重減輕,而是運動→皮質醇降低&胰島素敏感度提高→胰島素降低→低體重設定點。
另外透過幾個世代飲食內容的研究,解釋了被誤解的膽固醇、油脂種類等觀念,內容算是不太生硬,但又解釋了基本的原理,對於在體重上上下下載浮載沉中掙扎的多數人來說,是本可以好好參考的讀物。
更多好書心得:財富的吸引力法則
歡迎註冊免費 Likecoin 會員,並點擊5下拍手的符號,給表格控一些鼓勵喔!